返回網誌主頁

退休規劃指南
閱讀時間 3 分鐘

4%法則:退休規劃的黃金策略

實現無憂的退休生活,是每位香港打工仔的夢想。然而,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退休後的日子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更長——甚至需要準備超過 20 年的生活費,令退休規劃變得尤為重要且具挑戰性。

退休儲備:從目標開始

在談及退休規劃時,許多人會問:「到底需要準備多少儲蓄?」這個問題並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醫療需求和退休後的興趣愛好各有不同。

規劃退休的第一步是設定目標,想像一下未來理想的退休生活,然後考慮利用 4% 法則來計算需要的儲蓄金額,從而將理想轉化為具體的數字。

什麼是 4% 法則?

4% 法則是一個經驗法則,最早由美國退休理財專家 William Bengen 在 1994 年提出。其核心理念是:當你投入一筆資金並進行適當的投資管理後,可以每年穩定提取本金的 4% 作為生活費,而不至於耗盡儲蓄。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目標是每年支出 20 萬港元,那麼根據 4% 法則,你的退休儲蓄需要達到 500 萬港元(20 萬 ÷ 4% = 500 萬)。這一策略還考慮到每年的通脹率(假設為 3%),因此每年提款額會根據通脹進行調整。假如第一年提取 20 萬港元,第二年則需提取 20.6 萬港元,如此類推,確保你的生活質素不會因通脹而下降。

如何實現 4% 法則?

為確保資金穩定增值且不被耗盡,4% 法則建議將儲蓄分散投資於股債混合組合,其中 50% 至 75% 可配置於股票資產,剩餘部分則配置於較穩健的債券。這樣的組合既能抓住股票的增值潛力,又能以債券分散風險,對抗通脹的影響。

4% 法則經過多次歷史數據測試,包括大蕭條等重大經濟波動,證明其具有穩健性和可行性。然而,投資並非零風險,市場波動可能影響回報,投資者應因應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調整資產配置。

4% 法則是一個實用的參考工具,幫助你提早著手規劃退休儲備,透過清晰的目標設定和穩健的投資策略幫助你實現穩定、舒適的退休生活。記住,愈早開始計劃,複利的增值效應愈顯著。現在就開始行動,為自己打造理想的退休生活!

免責聲明﹕本網站之資料、數據及文件純粹為您提供自助工具作為一般資料參考之用。在任何情況下,您應認識到投資涉及風險。單位價格可升可跌,過往業績並不可作為未來表現之指引。卓譽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及其內容供應商均不對因使用此資訊而引致的任何損害或損失負責。


發表日期: 2025-02-28
更新日期: 2025-03-25
相關文章
三桶金退休理財策略:靈活應對不同退休階段財務需求

三桶金退休理財策略:靈活應對不同退休階段財務需求

理財專家 Harold Evensky 提出的「三桶金退休理財策略」(Three-Bucket Strategy),為退休人士提供一種分散資金和靈活應對的理財方式。透過將資金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用途,即使遇到短期市場波動,也能確保生活無憂。

閱讀全文
靈活提取強積金自製長糧 退而不「憂」

靈活提取強積金自製長糧 退而不「憂」

一般而言,受託人須每年最少四次免費處理計劃成員的分期提取,因此,如果成員退休後沒有迫切的資金需要,可以考慮不用一筆過提取強積金,而是靈活運用分期提取形式,輕鬆「自製長糧」,甚或將整筆強積金保留在計劃內繼續滾存。

閱讀全文